雨篦子多安装在道路两边,因而雨篦子经常被行人和车辆的踩压,从而造成雨篦子的损坏,在修复安装时,需要先在路面上挖一个与雨篦子相适合的坑,然后在坑的底部从下往上用水泥或者沥青做一个基础,以提供对雨篦子的支托力,费时、施工效率低下,基础强度差,而且修复后容易造成二次损坏。如果使用普通材料由于需要养上较长时间,不能马上通车。如果采用高性能材料,材料又相当昂贵。尤其是对于安装在路面上的雨篦子,为了保证路面的及时畅通,对施工的快捷性和施工后的及时通行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施工快捷、施工后可快速养成的材料,或者安装技术,保证路面畅通的雨篦子。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抗压雨篦子,能够实现快速更换雨篦子的目的。
一种一体化抗压雨篦子雨篦子,包括雨篦子本体,还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圈体,所述雨篦子本体与所述圈体上的通孔相配合,所述圈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通过环形的连接板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上沿,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构成加固空间,所述加固空间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圈体内还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加固空间内,且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空间内均匀分布,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面、所述外筒体的内侧面和所述内筒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批量生产,由于成品已经养上足够的时间,因而钢筋混凝土已经凝固,在路面上的雨篦子损坏后,只需将路面切割成与本实用新型相适应的切缝,并将该切缝中间破碎,处理平整,再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到该切缝内即可。而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圈体的特殊结构,其结构强度高于现有的路面,因而其并不容易被损坏,即使雨篦子本体或圈体损坏后,只需将整个进行更换即可也无需再次进行切缝、破碎、浇筑的工艺。
其中:1、连接板;2、外筒体;3、内筒体;4、加强筋;5、罩边;6、雨篦子本体。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抗压雨篦子,包括雨篦子本体6,还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圈体,所述雨篦子本体6与所述圈体上的通孔相配合,所述圈体包括外筒体2和内筒体3,所述外筒体2和内筒体3之间通过环形的连接板1连接,且所述连接板1位于所述内筒体3和所述外筒体2的上沿,所述外筒体2与所述内筒体3之间构成加固空间,所述加固空间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体。
在现有的雨篦子被损坏后(不管是雨篦子本身损坏或者雨篦子周边路面损坏),只需将路面切割成与本实用新型相适应的切缝,并将该切缝中间破碎,处理平整,再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到该切缝内即可。相对现有的先挖坑,再做基础,yh86银河网页版入口养护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修复安装时间更短,也更方便。
而如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损坏,只需直接吊装更换即可,时间更短。
圈体以及加固空间内的浇筑体的设置,使得圈体的结构强度更高,相比现有路面的结构强度更高,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会造成圈体的损坏,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圈体内还设有多个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设置在所述加固空间内,且多个所述加强筋4在所述加强空间内均匀分布,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连接板1的下侧面、所述外筒体2的内侧面和所述内筒体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发明人考虑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受到长时间的侵蚀,极有可能驳落,因而便会影响圈体的承载能力,甚至造成外筒体2与内筒体3的变形,而加强筋4的设置使得整个圈体的结构强度有显著的提升,保证圈体的承载能力,即使在混凝土驳落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良好的承载能力。
钢筋穿过加强筋4,使得加强筋4两侧的浇筑体构成一个整体,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所述连接板1的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罩边5。罩边5的设置能够罩住圈体与切缝之间的缝隙,提高美观度。
所述连接板的宽度至少为10cm,这里的宽度是指连接板的一个侧边的宽度。连接板的足够的宽度,在实际使用是,可增大整个表面积从而降低受到的压强,提高抗压能力,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