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洲杯新闻 > 公司新闻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浸润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时间:2024-06-12 03:20:46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浸润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同学们,之前大家整理了全国各地有关港口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下阶段我们将一起去实地调研,搜集具体案例、汇总成功经验……”日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杨晓婉在讲授《环境法学》时,结合全国首部针对港口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规范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北省港口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直面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具体业务,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人才。

  作为一所以生态环境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校不断创新形式,将习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教育全过程,浸润式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行思结合,力促学生知行合一,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该校党委书记李晓华说。

  学校专门开设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课程、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校本课程,并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编写教材作为新生入学必修课。

  “课上我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实践,垃圾的来源、现状、危害,以及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基础知识。”学生杨森说。学校还将思政课作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今天,让我们沉浸于一种深邃而富有力量的精神之中,那是对优良传统的尊崇与对伟大中国精神的颂扬,而这一切,都从塞罕坝的一个故事开始……”一堂思政课上,教师王璐从塞罕坝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讲起,精彩的讲授让同学们沉浸其中。

  该校注重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其中,新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宣教技能。“塑料袋在杯中搅拌几下便溶解于水中,随后他把杯中水一饮而尽,全场观众为之震惊,也向全世界证明了这种塑料袋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在生态环境部主办的2023年“我是生态讲解员”大赛中,该校新闻学B213班车方原同学的作品《能吃的塑料袋——神奇的PVA材料》荣获优秀奖。“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很多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活动,老师结合新闻传播理论、生态环境科技知识,从理论支撑、选题要求、剧本创作等多方面对我们进行指导,让我们获益良多。”车方原感慨道。

  为了让学生积极实践,近年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将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纳入思政课实践当中,同时积极推进低碳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建设,通过环境熏陶、文化浸润,将绿色理念贯穿到校园的方方面面。

  该校还引入碳普惠的概念,特别创建了“碳普惠学分”制度。“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分析个人上网耗电、洗浴用水、运动步数并计算碳排放总量,培养自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徐家河同学在获得学分后,与同学分享自己减排习惯养成的心得。

  “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大思政课’的融合之道,促进学生成才、服务绿色发展、助力民族复兴,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李晓华说。


标签:环境工程

【产品推荐】